慈禧钦定的状元刘春霖命运多舛字却书如其人
分类: 书画故事 热度:114 ℃

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。刘春霖的一生丰富多彩,他端庄醇厚的书法,其实只是诸多余好之一,因为他很善于写楷书,加上他的高风亮节和非常经历,所以,现在我们反而认为他是一个书法家了。
刘春霖的文化造诣之高,可以说是自古以来非常少见的,他博学多才,兴趣广泛。对古文学、史学和金石学造诣深邃,并对训诂学、文字学、音韵学研究有素,颇多见解。他不但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状元,他还是中国最早一批精通中西文化的大学者。尤其对日本很有研究。要了解他,我们还是大体了解一下他的人生吧。

刘春霖(1872—1944),字润琴,号石云。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,清德宗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状元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,所谓“第一人中最后人”。
刘春霖状元及第后,授以翰林院修撰,不久被派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回国,历任咨政院议员、记名福建提学使、直隶法政学校提调、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。
刘春霖家道贫寒,世代为农,其父先后在济南、保定府衙当差。其母亦在知府家中做女仆。
幼年的刘春霖跟随父母在济南,因生活困难,6岁时被送回老家河北,依托哥嫂抚养,8岁时入私塾读书。

刘春霖天资非常聪颖,学习非常刻苦,深受老师喜爱。后来,父亲把他带到保定,送入莲池书院读书。在莲池书院十余年中刘春霖的学业长进很快,颇得院长吴汝纶赏识。
这个莲池书院的院长,可不是一般的一个院长,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一大批人物都出自他的门下。
吴汝纶(1840-1903),字挚甫,一字挚父,安徽省桐城人,晚清文学家、教育家。同治四年进士,授内阁中书。
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张裕钊转任江汉书院教习,吴汝纶向直隶总督李鸿章毛遂自荐,辞去冀州知州,接任莲池书院山长之职。

当时住在北京城的日本和西方文人学者也常往保定向吴汝纶请教,相互切磋。
特别是日本教育界人士与他来往频繁。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,促进了吴汝纶对西学的了解,萌生了兴办新式学堂的主张。
1889年,吴汝纶到莲池学院之后,锐意改革,不拘一格,他聘请日本教师教授外文,改进教学方法,对西学极为重视。因此,国内慕名求学的青年很多。福建的严复、林纾、马其昶、安徽桐城的姚永概、李光炯、房秩五等人都受过教益。

刘春霖能够进入吴汝纶主持下的保定莲池学院,就是进入了晚清中国最开放的一所薪式学堂。
他的校友严复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西学大师。刘春霖后来留学日本,也是与他的莲池学院这个背景分不开的。
辛亥革命后,刘春霖曾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。1917年12月,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。在徐世昌、曹锟当大总统期间,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。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、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。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,并因此名噪一时。

刘春霖在大总统府和直隶省任职期间,目睹了当时军阀混战、内部争斗、政治腐败的局面非常愤慨。他把自己在总统府任职比作“执戟郎官”。
终因对腐败官场不满,于民国十七年(1928)愤然辞官,在上海、北京以诗书自慰。
他在“群玉山房”中,收藏各类书籍1万余册,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,其藏书印有“刘春霖印”、“石云鉴藏之章”、“石云收藏”、“润琴刘春霖”等。可见他对做学问有多热爱。

“七七”事变爆发后,日军占领北平。大汉奸王揖唐和刘春霖是同科进士、日本留学时的同学,王揖唐多次邀请他出任北京市市长,都被刘春霖严词拒绝。日伪恼羞成怒,第二天即派日伪军抄了刘的家,用刺刀把全家人赶出家门。后经重资买动和托人说情,才让家人进门,把抄去的财物送还。此事对刘的打击很大。
刘春霖生于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,虽然洁身自好,但是,也看不到中国的希望在哪里,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“贫达”观,成为主要的精神支柱,在无力改变中国的路上,他只能尽一些自己的微薄绵之力。

抗战时期,刘春霖赞助兴学。除了在本村兴建小学一所,房屋和学校设备均由其资助,并赠匾额一方,上题“铸才炉”悬于门庭。他还赞助过河北省知名人士倡办的北京燕冀中学,并任该校董事会董事。他还为救助河北灾民,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,帮助灾民安置生活生产。
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,享年72岁。
刘春霖的状元之名,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。据说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,把入选殿试的试卷按名次排列,呈请慈禧太后“钦定”。
当时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,想从科举之中看到一点吉兆。于是本来选好的状元,却悄悄发生了改变。
慈禧首先翻开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叫朱汝珍。慈禧一见“珍”字,便想起了珍妃,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,太后十分不悦,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,使慈禧联想到太平天国洪秀全,维新派康有为、梁启超,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……这些大清朝的“首逆”都出自广东,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。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,高兴起来了。

原来第二份试卷是直隶肃宁人刘春霖。“春霖”二字有春风化雨、甘霖普降之意,这一年又逢大旱,急盼一场春雨。加之直隶地处京畿,“肃宁”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,于是,大笔圈定,名列榜首,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。为照顾社会舆论,慈禧虽然没有把朱汝珍的名抹掉,但是却屈居刘春霖之后了。

1905年9月2日,一纸清帝谕令宣布废除科举考试。自此之后,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。当时袁世凯,张之洞等人在内的一批高官,联名上书朝廷,明确建议光绪帝在全国范围内废除科举考试,建立学校。
刘春霖在高举状元后的第二年,清廷就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。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。
如果单纯说刘春霖的书法成就,千里马以为,刘春霖的书法学习赵孟頫参以黄庭坚,多温婉蕴籍,如春花烂漫,自然平和。以冲和平淡求绚烂之不朽,流露出一种不急不躁的自在与坦荡。
作为官宦出身的刘春霖,他的书法既没有馆阁体的腐儒气,也没有狷士的张扬,确实是一个淬炼有素雅士。
例如,他的小楷尽管也没有为馆阁体的桎梏所囿,但是,他的书札对联还是有一定的自我抒发的。
如果我们能够从刘春霖的人生作为和他的书法风格精神联系起来,我觉得他的平和人生的修为,在书法里可以看得更形象一些。古人云“字如其人”,对刘春霖来说,这是恰如其分的。

参考资料
猜你喜欢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