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书法拾遗:敦煌写经用墨,竟有五种颜色
分类: 书画资讯 热度:638 ℃

书法讲气、血、筋、骨。其中“血”,便指的是水墨表现。
关于“墨”的文献记载有很多,其中《尚书·伊训》、《尚书·说命》、《礼记》曾有过明确表述,说墨起源于殷商时代。而且从河南殷墟出土的部分甲骨文上,就存有用朱砂和普通素墨书写文字的痕迹。
墨分为天然墨和人工墨两种,它的产生、使用,发展,与人类自身的社会行为有关。文字出现伊始主要为标识或记录之用。远古时期,个人并没有记录需求,而涂抹标识又并非笔墨不可,所以在早期,文字和墨的主要使用者或改进者,主要为部落群体或国家的管理层。这侧面说明人工墨的产生,是以社会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。
所以古籍中有“墨始造于黄帝之时”“周宣王时邢夷作墨”的说法。部落或国家的繁荣会使记录工作量加大,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纸、墨、笔的发展。
至于天然墨,据考古发现,最早能追溯到石器时代,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古墓中,曾出土有石砚、研石、水盂和黑红色氧化铁矿石。使用时,只需用研石在砚上兑水研磨矿石,便可直接用于书写记录。
这就是“石墨”。
墨的发展
这大概是出土人造墨中最早的一块墨,可惜至今没有成熟的成分分析研究。
此时出土用墨,质地相对细腻,而且稍显红色,与后期之茶墨相似,此为前汉墨之代表。
在1972年时,武威出土一种墨丸,同样呈上小下大的圆柱状,高4.5厘米,底径2.8厘米,色黑且亮,此为后汉墨之代表。
自汉至唐,墨的数量单位一般用“丸”,少用“枚”。赵壹曾在《非草书》中说到“十日一笔,月数丸墨”,可见当时的笔墨技术虽然成熟,但并不耐用。
秦汉及魏晋时期是墨史上的一个分水岭,当时盛行松烟墨,以松烟为原料加以捣杵,去掉杂质,加胶定型,从而实现书写需求,这种方式一致延续到现在,只不过工艺上改进较多。
到了隋唐之后,制墨工艺更加受到当权者的重视,政府专门设立制墨机构,史称“墨务官”,专门为朝廷抄写典籍经卷提供优质松烟墨,这使得隋唐时期制墨水准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唐朝文化空前繁荣,所以唐代制墨,品种也自然丰富许多,有多种颜色出现,比如朱砂墨,用朱砂研磨加胶制墨书写。
1988年,安徽合肥马绍庭墓所出土六角松烟墨,中央刻有阳篆铭文,造型精致,墨色浓郁。
当然,墨色差异也不完全是墨的原因,由于古人用墨为加水研磨,与今日墨汁相比有一定差距,所以颜色差异与纸张的纤维结构、工艺、表面砑光等也有不小关系。
不同类型的麻纸和皮纸,即便是使用同样的笔墨,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笔触、点画,以及枯笔效果和渗化效果等等,这能从唐朝所留传一些墨迹看出端倪。
除了刚才所说普通素墨,还有朱砂墨、金银粉、紫墨、血书等
朱砂
用朱砂为原料书写的作品,在开头就已经说过,甲骨文时期便有了。龟甲、玉片、陶皿等,皆有朱书出土的实例。
当时朱砂较稀少,价格不菲,主要来源于波斯及中亚地区。据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中说,吐谷浑地区大量出产朱砂原料,即敦煌文书记载之“丹”,这也就是后来所用朱砂书写就称为“书丹”的原因。
所以在当今流传下的作品中,“书丹”作品几乎都是有些出处的。比如敦煌书法作品中的抄经,或者相对更早期一些魏碑“墨砖”,都是身份地位到达一定高度才会去追求的东西。这也侧面证实朱砂墨之珍贵。
金银粉
从唐朝开始,工匠就已经能够制作多种颜色颜料,银朱、铅白、铅丹、铁红、铜绿、绿盐、金粉、银粉等,均能由人工合成。
所以唐代写经有金粉书于蓝纸,银粉书于黑纸,此为抄经、壁画常用材料。
紫墨
紫墨是比较少见的,且墨色不易保存,所以流传很少,至今不知此颜色用途以及原料。
敦煌书法中有一纸为紫墨本,《佛说地藏菩萨经》题签“佛说地藏菩萨经”。
血书
在古代,血书有明志的意思,有信徒为示虔诚,刺血写经,还有一些讨逆檄文也用血书写,当然,当今也有人用血书道歉或者宣誓。
这比较有意思,八十三岁老翁刺血写经,后经过考证查验,发现此老翁共十本刺血抄经。
墨的演变发发展,大概就是如此,每个文化繁荣或社会发展迅猛的时期,都会促进书写工具的发展,即便今天也是如此。
笔墨,作为与书写最为直接相关的工具,对其种类之梳理以及不同时代特点的了解和把握,是准确理解文本书风的一个主要支撑点,从各个朝代用墨差异中可见笔法也是有细微差异的,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具体笔法的形态及成因。
参考资料:
《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》
《沈乐平——敦煌遗书》

参考资料
猜你喜欢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