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修:我的书法真不行。文章写得好人,真的特别会忽悠!
分类: 书画知识 热度:678 ℃

我们在初中学习背诵他的《卖油翁》的时候,这也是我们必背的文学常识;在书法上,我们大家都知道“苏、黄、米、蔡”四大家;下面我就一起聊聊有关欧阳修书法上的一些事。先看看他自己对自己书法的评价吧:
“每书字,尝自嫌其不佳”。
“恨字体不工,不能到古人佳处”。
“某亦厌书字,因思学书各有分限,殆天之禀赋,有人力不可强者”。
“写来写去,转不如旧日,似逆风行船。着尽气力,之在旧处,不能少进”。
“余初不识书,因集古著录,遂稍识之,然则人其可不勉强于学也。”

说的都是:我的嫌弃我的字,我的字太差了。和古人没办法比呀。我讨厌练书法,我的天赋不够高,能力也不够强,越写越差呀!我的字不能学呀!这就是我们一代文豪对自己书法的评价,我们来看看现在流传的他最早写于嘉佑元年(1056)的一幅作品:
欧阳修《灼艾帖》先藏《故宫博物院》
这就是他老人家说的极不工,不佳。
在他年轻时曾有一场与石介的一场有关书法的一场辩论。
这件事缘起于石介写给王拱辰的一封信上的字迹,说石介写了一封信《与石推官第一书》,说他的字“骇然不能识”,“其稚拙不能书”,而石介作为当时的名公大儒,还是教育家,当然不能接受欧阳修的意见,于是写下了《答欧阳永叔书》意思是我写的字是不怎么好但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,主要的任务是教圣人之道。对于石介以道德凌驾于书法之上的诡辩,欧阳修又写了《与石推官第二书》,就此石介哑口无言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一看。
欧阳修的性格就是这样,对于原则性问题,总是据理力争,绝不姑息。在他眼里书字虽为不关乎道德小事,但如果硬要以注重道德而可以原谅自己的信笔涂鸦,甚至于纯粹为标新立异而矫揉造作炫世惑人,那这种做法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,而事实上即将产生或者已经产生对社会的不利影响。那么石介的书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?能让我们的欧公如此说?下面我们看看幸存在《内谒帖》的手迹:

这就是一个对自己评价“不工”“不佳”对另一个他眼里“骇然不能识”的书法的评价,而石介的这幅手迹2005年拍卖了550万元。欧公呀!你也太能忽悠了吧!~这幸亏还有石介真迹传世,不过这也正可以看出古人对书法审美标准是多么的高。
下面我们在看看他嘴里说的自己”看他人书”“厌书字“者,可实际上他是这样去练习自己的书法的:”自此以后,只日(单日)学草书,双日学真书。真书兼行,草书兼楷,十年不倦而有为物所乐之心。“说明他承认了书法是他唯一的爱好,但是他只是怕自己沉溺其中而时时给自己警醒。
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同为”唐宋八大家“也是书法”宋四家“的他的学生苏轼(苏东坡)对欧公的评价:
苏轼《寒食帖》
我可以:说欧公呀,”你欺骗了我,我一笑而过“吗?大文豪都是大忽悠!
我们最后来节录几段他在推动宋代书法有关言论:
第一段:
这段书论刚开始说看李邕的书法,并不觉得好,可是因为他名声在外,就开始仔细研究,才发现他的书法的好。但是他最后总结到学习书法要学会”遗貌取神“,不要徒袭某家的面目,也就是说从李邕可以通向书法大道,但是并非唯一的途径,取道其他的只要是公认的大家,照样也能殊途同归。
欧阳修《谱图序稿》丨纵30.5cm,横66.2cm丨辽宁省博物馆藏局部
第二段:
自唐太宗独尊大王之后,使后人迷信于”尽善尽美“的说教而不敢奢望逾越人为的顶峰,导致当时整个北宋书坛因循守旧,不思振作,书学凋疏。欧公作为文坛领袖发出这样毫不保守的言论,振聋发聩,与他在文学改革中的所作所为一脉相承,所以宋朝”尚意“的书风绝非偶然,和欧公的理论贡献有着明显的关系。
欧阳修《集古录跋尾》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
在欧阳修之前的宋人文集中,论及书法的内容寥若晨星。他所编修的《集古录》是目前所存金石碑帖著录类书籍中最早的一部。其不仅对书法,而且对于史学、金石学、文学等都有卓著的贡献。
可以因为欧阳修的出现,我们才较多的读到关于书法方面的论述。尽管她们大多是潜伏在文章里的有感而发,尚未具有书论的学术品味,但这种初始的铺垫,正如大野拂晓的雄鸡一唱,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发的黎明。欧公对宋朝书法的贡献也可以用”挽狂澜于既倒,障百川而东之“来评价。
欧阳修行书《局事帖》23.6×9.8cm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参考资料
猜你喜欢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