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术考研|五代宋元美术(中国美术史)
分类: 书画知识 热度:247 ℃

五代宋元是唐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。这一时期的艺术发生了许多变化。皇家花院的创立、画学的兴办,士大夫绘画的兴起,以及艺术市场的初步发展等。这一时期山水、花鸟的成熟及地位的上升,取代了人物画的绝对地位。绘画的取向由“完备”走向了“表我意”的兴起,由重客体的描绘走向了主体意识的展示。
五代时期是中国再度分裂的年代,主要是以南唐和西蜀的绘画为引领,这和唐代安史之乱的分不开,中原画家逃往蜀地,开启了绘画的新篇章。统治阶层开办画院,延续了唐代的风格体系,同时衍生出新的意趣。在任务中有南唐画院的周文矩和顾闳中,他们在唐代的人物画基础上,在构思、立意上有了新的突破,如周文矩《重屏会棋图》(如图1.1),屏中屏展示了前后三层空间,构思极为巧妙。而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(如图1.2)通过屏风间隔画面,形成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混合,较魏晋时《女史箴图》中的文字间隔来说,手法的处理更为成熟,全画五个段落,由密到疏的,给人以更多遐想空间。山水中的荆关董巨奠定了中国南北山水画的新图式。北方的荆关直接影响到北宋三大家的山水画构图,南方董源、巨然的图式成为后世文人竞相“复古”的山水样式。黄筌与徐熙的花鸟画开启了后世院体与文人风格的新篇章。
宋代绘画呈现几个显著特点,职业画家活跃、宫廷绘画兴盛、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以及题材风格的多样化。首先是人物画,两宋的人物画呈现多种风格的综合,有承袭吴道子绘画题材的高益、绘画风格的武宗元等、文人意识参杂的李公麟的“白描”技法、由禅宗思想影响下的梁楷的减笔画、受世俗经济发展影响下的风俗画和具有现实借鉴意味的历史故事画,其中风俗画的发展尤为亮眼,不仅波及城市,还反映农村,映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两宋是作为中国山水发展的重要时期。这时期,有受荆关影响下的范宽、李成、郭熙等,他们在五代的基础上,受格物致知理念的影响,将山水画的写实性往前大大推进一步,李成、范宽注重客观的描写,郭熙还能对四时景色进行准确的分辨,并编著《林泉高致》阐述自己的山水画理念,提出了“三远”、“可游可居之境”的艺术理念。其次,文人理论和山水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基本的绘画价值取向已基本形成。如苏轼的“论画以形似、见于儿童邻”“常形、常理”等理念对文人画影响甚大。米芾的《珊瑚帖》(如图1.3)是书画的实践,与其子所创的“米氏云山”不仅在笔墨技巧上有所贡献,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。再次,宫廷山水在唐代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,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从立意、构思、技法上都达到了大青绿山水画的最高峰,赵氏兄弟的山水画将色与墨巧妙结合,融入了文人的审美意趣,为院体山水画绘画开辟了新的道路。南宋院体山水以李唐的斧劈皴为始,开辟了简括新风尚,之后影响到马夏之流,马一角和夏半边突破了北宋的全景式构图,使得画面情景交融,富有诗意,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。
两宋的花鸟画以宋徽宗的画院风格为代表,主要风格吸收了五代黄筌的精细之风。徽宗画院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进,确立了绘画考试制度和评判标准,发达的绘画考试制度奖励,有助于控制意义的两个载体——主题和风格。主题上偏爱祥瑞题材的作品,如《瑞鹤图》(如图1.4),风格上要求是写实至真,细节毕现。在北宋中后期,文人花鸟绘画也形成了独立的体系,他们的作品状物言志,不拘泥于形似,爱画梅竹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,形成了院体和职业画家不同的风格,代表人物有文同、郑思肖、赵孟坚等。此外,这时期的禅宗花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,代表画家法常,以用笔肆意而形神兼备为特点,在当时不为重视,其作品大多流进日本,在日本掀起了较大的影响。
辽金的绘画呈现与中原地区不同的风格面貌,有少数塞外景色及生活情态的描绘作品流传于世,如胡環的《卓歇图》等,同时,墓葬艺术有《深山会棋图》,反映了死者及同时代人的洞仙信仰。而《秋林群鹿图》和《丹枫呦鹿图》,其风格采用重彩填染,形象动态极富变化,显示了契丹人崇拜“鹿神”,同时鹿与道教有关,意为长寿。
元代山水是中国文人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元代前期的绘画主要体现在馆阁士大夫的绘画创作和理论上,同时,也有遗民画家,如龚开、钱选之流。钱选与赵孟頫的关于“士气”的讨论,显示了文人与职业画家在艺术上的沟壑愈加明显。钱选的绘画理念极大的影响了赵孟頫,赵孟頫虽作为南宋遗民,却入朝为官近四十载,在后世饱受诟病,特别是在古代“人品即画品”的艺术品评标准之下,直到明末才开始正视其艺术价值,在清初受到推崇。赵孟頫是作为馆阁士大夫的中心人物,影响到了高克恭、元四家等人。赵孟頫的艺术主张主要有两点,一是提倡“古意”论,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,反对宋代院画的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。如《秋郊饮马图》中的牧马人形象,源自于唐人的服饰与造型;《鹊华秋色图》打破了宋院画的精工细刻,人物、植物、房屋呈现夸张的比例构成,营造了一副世外桃源般的隐居之所。二是提倡“书画同源”,继承了自张彦远的书画同体同源,并在实践上确立了书画一体的方法。《秀石疏林图》(如图1.5)的提拔:“石如飞白木如籀,写竹还应八法通。若也有人能会此,须知书画本来同。”为书画同源的实践指明了方法。高克恭与赵孟頫同朝为官,他的作品既融合米氏云山及董、巨的皴染法,又带有北方山水的图式,取得了南北兼容并蓄的画面效果。元四家或多或少受赵孟頫的影响,他们生活在元末动乱之际,以绘画作品直抒胸臆。黄公望是元四家的领军人物,其极力推崇董源,以淡墨为主,善画浅降山水。有学者认为,其后的倪瓒、王蒙的风格均脱胎于此。倪瓒在黄公望的风格上作减法,以“一江两岸”(如图1.6)的山水图式为代表,备受董其昌的推崇,其理论主张“自娱说”,对后世文人画创作有直接影响。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,有学者认为其在黄公望的风格上作加法,采用牛毛、解索皴来描绘细密的山体,虽繁密而富有生气。吴镇是元四家中善画《渔父图》,以渔父自喻,抒发自鸣高雅的情怀,是他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写照。
五代宋元的书法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革新。杨凝式作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,书法的布白、结体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放松,对宋代书法“尚意”书风的开启有重要意义。宋代文人书法的兴起,更注重自我意趣的表达,书法和其他的文学形式结合的更紧密。其代表书家为宋四家,分为是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和蔡襄四人,引领了宋代书法的新风尚。另有赵佶自创“瘦金体”,笔画瘦直挺拔,顿挫分明。元代书法以赵孟頫为代表,他主张恢复晋唐书风,以复古为革新,推崇“二王”书法,“二王”书风一脉由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。但元代的书法却缺乏创新精神,面目上大同小异,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。
五代宋元的工艺美术呈现繁荣之势,宋代的陶瓷遍及各地,主要以青瓷和白瓷为主,另有黑窑、窑变等品种。官窑和民间窑口同步发展,窑口精品主要代表是五大名窑,分为是: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钧窑、定窑,风格各异,制作精良。
-END-
我们会不定期更新美术考研干货哦
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欢迎来给我们留言!

参考资料
猜你喜欢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